学院举行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11-04 16:20:58]

10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在蛟桥园南区第一教学楼1104、1309、1410和1412教室举行了本学期第次集体备课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郑辉军、熊小欣、李凤凤、徐腊梅、田凯华、彭锦屏位老师进行了教学展示。本次活动旨在凝聚教学共识,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内容的整体深度与广度。

“原理”教研室郑辉军老师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为主题,开启了本次集体备课会。会上,老师围绕“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走向衰亡的历史逻辑”展开采用“历史演进+理论剖析+现实观照”三维教学框架同时,他注重理论结合实例知识框架搭建,既保证理论深度,也提升了教学的可理解性。

“纲要”教研室由熊小欣、李凤凤两位老师负责主讲。熊老师选择了“悲壮救国: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这一专题,深入探讨了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困境的背景下,各种社会力量是如何尝试和探索“国家如何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早期努力。李凤凤老师则围绕历史巨变:辛亥革命的成与败”专题,爆发原因、推翻清王朝的过程、其民族复兴里程碑意义,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缘由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概论”教研室聚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徐腊梅老师从历史、人民时代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的教学活动。田凯华老师针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进行备课分享历史逻辑、制度根基和现实选择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为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德法”教研室的彭锦屏老师围绕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专题,从什么是理想信念讲起,论证了其重要性,然后将其具体化为对党和国家“四信”,最后落脚于青年学生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活动最后,各位老师们围绕教学核心环节展开深度评析,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架构与价值融入、教学方法的创新适配与实操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与氛围营造,到教学效果的精准评估与反馈优化等多个关键维度,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做出了条理清晰、见解深刻的精彩点评。点评中既有对亮点做法的充分肯定,也有对潜在问题的精准剖析,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

   本次备课会的成功举行,为我院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汇、智慧碰撞的高效交流平台,在全院上下营造出浓厚而热烈的教研氛围。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思政课教学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结出更为丰硕的育人成果。(图文/林冬娥 审核/一审 邓烟烟二审 徐爱华三审 舒前毅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区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南区 邮政编码:330013 传真:0791-83816980 邮箱:mkszyxy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