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学院四个教研室思政课教师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李凤凤、许桂芳、左乐平、刘建几位主任各自主持本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备课会采取了由专人主讲,参会人员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纲要》课教研室的熊小欣老师讲授了专题三“悲壮救国: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专题设计,就课程导入、内容特色、讲授过程、研讨设计、专题小结、课后思考、参考文献等作了讲解。李凤凤老师讲授了专题四“历史巨变:辛亥革命的成与败”的专题设计,从最新精神融入、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辛亥革命的评价等方面说明了该专题的内容要点。 
《德法》课教研室的黄三生老师从“他者”视角、理论视角、实践视角及比较视角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力、穿透力、创造力、凝聚力、解释力、亲和力、战斗力及生命力,并结合社会热点案例,生动展现了思政课的“三性一力”,即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原理》课教研室的左乐平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专题,讲述了专题讲授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和教学案例等。左乐平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秉持守正创新的思想理念,勇于推陈出新。这不仅需要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理论成果,还需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智慧与蓝图。 《概论》课教研室的刘建老师围绕“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进行汇报。他认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在讨论环节,教研室各位老师也从不同角度对专题导入、课堂讨论设置、教学案例选择、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教学课件和教学讲义的意见。本次集体备课会大家都认为受益良多,理清了教学思路,提供教学启示。 (图文/周倩 审核/一审周倩 二审吴丹 三审舒前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