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晓泉教授与博士研究生刘方玮合作研究成果《1978—1993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考察》在国内权威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6期发表。该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信用票据史资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指出,1978—1993年央地财政关系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新旧体制转换期的央地财政关系大致历经三个阶段:1978—1984年“分灶吃饭、各负其责”;1985—1987年“权责结合、自求收支平衡”;1988—1993年“包盈包亏、自行负责”。央地财政关系的探索为经济体制改革打开了突破口,充分调动了地方财政的积极性,实现了由收放财权向合理划分央地财政事权的转变;但同时央地财政关系在探索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权过大”、致使中央财政占比下降等困境,成为后续分税制改革的直接诱因。对1978—1993年央地财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启示。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一审/吴丹 二审/李德满 三审/王慧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