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对人的“异化”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3 00:00:00]

大数据技术对人的“异化”的分析
“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大数据技术不仅分析过去,还可预测未来。21世纪,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大数据时代来临并迅速发展。2012年开始,大数据引发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受到学术界、产业界、政府界的追捧,各界正试图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学术研究方法、提升产业效率、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对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开始精细的数字化运程,达到更深刻地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目的,通过跨界渗透和跨界创新的形式,引发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大数据技术虽好,但如果无节制的滥用,将产生负面的伦理效应,个体隐私将无处不显现,人们心理安全感丧失,数据恐惧和数据灾难无法避免。
当前,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大数据技术这把利剑,将快速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综合国力,提升人们的物质、精神层面的精准需求,实现“与数俱进”的数字化经济发展模式,创建文明开放的“数据型思维”环境,构建以人为本、富强文明、稳定安全的新型大数据文明强国。
一、大数据技术对人类认识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既是一种产业技术,同时又是认识事物关系的工具或手段。科学与技术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原理或认识指导,甚至成为后者的先导;因此,大数据技术既是认识路径又是认识手段,必然对人类认识乃至科学认识产生深远影响。
(一)大数据技术引发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大数据技术不会带来超出自然或社会客体的一种新的神秘对象,只会引起科学对象的变化,作为认识对象客体在本质上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在形式上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它将改变科学认识的方法。
大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认识工具,很可能要求人们用新的研究方法来看待。已故著名图灵奖获得者Jim・Gray在2007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科学方法的发展是由累赘的理论不断被简单、更简单的理论更迭的过程。因此,传统的科学方法论已不能适应海量、纷繁、杂乱的数据世界,终将由数据科学取而代之。如果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和计算科学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那么,“数据密集型科学”必将影响人类的科学研究方式。Jim・Gray进而认为,这种研究范式才能真正呈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那么,它的核心是什么?与以往的研究范式有何不同?他认为,新范式的核心是对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全量数据会带来视野上的宏观和高远,发现隐藏于整体中的细节和变化。如果能拥有全部或接近全部的数据,就能获得多维度、更细致、更全面的观察和研究数据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应,经验的归纳方法和逻辑的演绎方法,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中不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科学可能正由于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进入崭新阶段,凭着信息和网络技术,大量从对宇观、宏观、中观、微观现象形成了大数据的科学基础设施,科学家们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的分析和监测来解决科学问题,数据本身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对象。人类不仅关心数据的建模、保存、访问、复用,更关心数据内在的交互性、开放性。利用海量数据知识可对象化、可算计化、构建源于数据的协同研究与创新模式,由此,诞生了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理论或许不显得重要,对单个数据不再追求精确度,不再追求因果关系,而是承认混杂性,看重相关关系。大数据的出现似乎改变了这种科学界普遍追求的因果关系的检验,因为,科学研究的不同层面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因此,大数据技术和科学的确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对象和新的研究范式,但这种范式并不是对传统科学范式的代替或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在一定意义和层面上忽视对因果关系的发现和检验,而代之以数据挖掘和数据之间的相关分析。
(二)大数据技术引发人类思维模式的变革
大数据使人类时刻处在数字化环境之中,使万物皆数或万物皆可数的观念发展到一种新的技术高度。数又在新的意义上被看成是万物的“本原”,此时的数不仅仅是自然数,也不是实数,而是“集合”以及集合的多种表现形式,以集合概念看待数据资源,对之多重转换,多方共享,促使人类思维模式发生变化。在探求事物是否“可数”的基础上,运用计算型思维将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思维就是以数据利用为基础,以探求其序列关系、对称关系或其他相关关系的思维倾向,这是信息社会思维方式最深刻的变革。
当大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时,呈现出复杂的特征,原来的思维和方法已显得陈旧或落后。出现了把研究对象抽象成系统思维,既关注系统结构,又考察系统的相关关系、动态过程和演化规律,这种系统思维建立在非线性和复杂性基础上,理清构成要素,从多维度、多层面上把握系统思维功能,克服传统思维的简单、片面、机械等不足,但这种系统思维并不是与传统思维割裂开的,它是一种补充和克服的作用。在抽象世界中,语言和概念不能清晰地反映观察对象的本质内涵时,思维模式开始起作用,针对复杂的研究对象高度抽象出思想客体,更易把握主要脉络,把握事物其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方向。随着数据量的增长,传统的脱离数据的思维路径难以前行,人们会在缺乏数据的状态下举步维艰。
人类需要以计算思维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抽离,发现被现实掩盖的本质,计算型思维未来将成为最根本的思维模式之一。
二、大数据技术对人的“异化”的影响
伦理不管是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处,还是来自历史沉淀,都通过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呈现出来,并表现为社会规范、价值观等。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冲击力和辐射力,不断改变伦理结构和模式,呈现出技术正负价值的维系和抑制。对技术价值的理解,不能简单理解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也不能由外来价值来评判,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深入技术的本质,结合技术的各种价值去适度解读技术伦理问题在现代技术的发展情境下面临困境。
(一)技术对人的“异化”
异化一词,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家都使用过,其意思可能包括向非本来的存在方式颓废、外在化、被异已的力量所支配等。无论是作为概念、范畴,它都充满歧义和充满争议。此文借用这概念,仅限于此,技术的发展反而使个人自由和发展面临对立面。
人性的核心是自由,现代技术所代表的是劳动者权力意志的膨胀,技术在成就自由时却不自觉成为自由的胁迫。对技术异化的观点,目前梳理出两种经典观点及当代的延伸和借用:其一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另一种观点是马丁・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关于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性。这些说明了人类不是技术的主导者,技术的负面价值越来越强,技术的惯性让人越来越受限于它,造成自然界与人演化方向和性质的异化,它胁迫于人的意识,弱化人的主体性地位。对技术异化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
一是大数据技术使人类自由被束缚。技术的魅力会蒙蔽智慧的双眼,接收的信息由收集数据的计算机控制。尽管数据可以弥补我们对直觉的过分自信,减轻欲望对知觉的扭曲程度,人类可能会困于自己小圈子的陷阱中。人的进步是一个突破固有成见,扩大自我舒适圈,走入陌生环境吸收新观点的渐近过程,技术使这一过程“技术化”了。
二是大数据技术使人类思维被空心。思维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大数据是客体的、无意识的,但与人结合起来形成了人类的数据意识,与外部信息产生作用,通过语言或文字,由具体形象、感性反映到抽象概括,数据代替实体,数字代替了感性对象。人类更愿意看到只想看到或容易看到的世界,而屏蔽心理抗拒的事物,甚于屏蔽需要人类的感性思维和激情来处理的认识过程,思维的自觉能动性懒于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分析。
三是大数据技术使人类生活被算计。大数据在互联网、云计算的技术支撑下让获取数据变得轻而易举,不用担心在无限的信息中扫兴而归,但也要防止信息过度带来的局限性。“第三只眼”时刻注视着你所有的浏览记录,悄无声息的记录着你的网络足迹,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必要的“关心”和“温暖”,你的一切都在它的计算、分析和预测之中。
(二)大数据技术对个人隐私安全保护形成的现实困扰
大数据技术的发达,必然会对人类的隐私进行窥探。资料显示中国有6.3亿网民,这表明我们已步入无线智能时代。无处不在的微处理器,随时自动被机器读取、存储、分析,人们的数字化行为被捕捉,被精细化。数据虽然是剥离情景的碎片信息,但大数据技术可将碎片串联形成信息链接,进行重组、预测,呈现相对完整有价值的信息。自媒体《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曾指出“人处于社会系统当中,在大数据时代,一个人想保护个人隐私,像一场绝望的守城战,享用的同时必然失去,从根本上来说,大数据技术让每个人呈现裸奔的状态”。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的便利是以个人隐私信息及财产安全风险为代价的。
未来,每个人在隐私方面的挑战会更加复杂和艰辛,数据利益驱动的世界给人最大的威胁是道德方面,将引发社会伦理的矛盾冲突。
三、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处理人与技术的微妙关系
哲学最关注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理念,它注重人的关怀,强调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从人类历史发展视角来看,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共同体,但因为人自身的因素而改变了演变的状况。技术的意义不是技术本身,人是技术活动的核心,是技术发展的内在源动力。两千多年前智者派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切存在事物的存在尺度,就是强调了人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价值。马克思也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技术的本质在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需求是技术存在的意义,是人为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的一种途径。古代,圣贤孔子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用“以人为本”原则处理大数据技术与人的关系,就是顺应其有利的一面,克服或化解其对人的自由发展不利的负面。一方面,大数据具有开放、共享的特征,开放、共享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因此可以把数据经济建设成为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把大数据技术的思维普遍化为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模式,使之成为现代社会新型民主思维方式的建设中介。但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对世界的“思考”以可计算、可程式化、可数字化为基础,这就有可能与“现实、活生生”的人类社会实践形成割裂,因此有必要形成“数字世界”与“感性世界”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取代的社会机制。所以技术应是现代人的自我救赎进路,人最终决定技术的走向,人作为认识主体应该使用人性化的技术去消解不和谐的生存环境。
 
[1] Tony Hey,Stewart Tansley,Kristin Toll. 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发现[M].潘教峰,张晓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鲁炜.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 12亿手机用户 5亿微博微信用户[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4-10/30/content_33920340.html,2014-02-10.
 
作者简介:涂燕燕(1981― ),女,哲学硕士,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科技经济与社会。
指导教师:王耀德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区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南区 邮政编码:330013 传真:0791-83816980 邮箱:mkszyxy09@163.com